1)第129章 ESR结题,便携移动存储器的曙光(4_四合院:我边做科研边吃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29章ESR结题,便携移动存储器的曙光(4k)

  周二,京城第三轧钢厂,ESR试验车间。

  ESR项目组所有人济济一堂,还有十七机部派来的专家。

  今天是ESR结题验收的日子。

  虽然这个项目并不是部里给钱给人的项目,第三轧钢厂立项的时候,也只是往部里发了函件备案。

  但是当它结题验收的时候,部里还是派了专家过来,协助工作。

  其中就有也是做ESR的第一批前辈,他们在58年成功投产ESR工艺。

  大家几口把饭刨进嘴里,直奔计算机室而去,按照高振东的要求,做好的几台模数转换设备都在那儿呢。

  池总工没说话,只是看着高振东,明显他也有一样的疑问。

  “看来的确是把ESR优化得很不错,现在就等其他数据了。”

  厉所长看着高振东,迟疑的问道:“高主任,这东西不错,挺好,听音乐便携性比唱片机好太多了,我都想弄一台,可是这东西和计算机有什么关系?”

  “嗯,曲线除了开始振荡一下之外,后面振荡的波形波长很长,振幅很小。”这位应该不是学自动化的。

  正所谓“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。

  想到这里,领导拿起电话,打给已经回到办公室的杨厂长:“上次给你说的那个事情,现在条件已经成熟了,你可以打报告上来了。”

  ——

  虽然结题报告里,对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试验的报告和分析非常完整和详细,但是按规矩,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,说一千道一万,不如烧一炉。

  “是不是钢种电导率不同导致的问题?”

  没办法,钢锭冷却需要时间,俗称烫手。

  这个项目不像其他项目,基本上都是高振东一个人鼓捣鼓捣就搞定了,其他人主要是协助。

  而这个项目由于规模、工作量、高振东自身工作繁忙等原因,所有人都是深度参与,贡献了大量力量的项目。

  几位专家在低声交流。

  “诶?真的这么低。”

  “重熔前后的成份变化控制得很好啊,而且偏析量也不错。”

  高振东到了一看,设备、要求的线材、接头都准备好了,甚至线材和接头还按照高振东图纸上的线序要求,直接焊好了线。

  花点时间,顺手,几个词说得运算所的人眼睛直跳。

  这个时候,一位一直没有怎么参与讨论,而是一直盯着电压表和电流表,时不时往本子上记点什么算点什么的专家,大叫一声。

  其滑动结晶、递减功率控制、工作电参数自动控制、四元/五元低氟渣系等改进和优化项目,设计思想先进,优化效果明显。

  还在讨论的几位专家听见这话,都不顾上讨论了,转过头问这位专家:“老袁,你没搞错吧?”

  吃饭的空当,他们也和ESR课题组的人交流了不少,越听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