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84章 文官搞破坏!被捉现行!_人在大明,邪气冲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才叫真正的恶人先告状。

  这帮所谓的文官自己觉得别人都对不起他们。

  甚至他们一度认为只有所有人都让着他们,那才是正确的。

  左都御史和顺天府尹身为朝廷的高级文官,原本应该起典范作用的,应该让所有的官员都能够引以为戒的。

  但是为了自己所谓的尊严他们现在完全放弃了这点。

  其实陈寒在看待明朝的历史的时候就发现一件事情。

  明朝开创的八股取士,不仅在形式上面完全让读书人失去了文章的创新,更是从风气上完全带坏了读书人的风骨。

  明朝的科举制度虽然在取士的数量上面,要远远地超过前几朝,但也开创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先河,那就是让读书人有了太多的特权。

  以至于这些读书人到了最后根本就不是为了匡扶天下而读书,完全就是为了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而读书。

  在这种环境下读出头的读书人,大部分都已经失去了兼济天下的决心。

  反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特权能够一直延续下去而读书。

  甚至因为他们的裙带关系,更多的人陷入到了盲目的竞争当中,竞争的不是如何做出业绩,而是拉拢人心。

  因为天下给读书人的特权实在是太大,导致无数读书人趋之若鹜,倒是无数人因为自家的产业而不得不结党营私。

  如今是万历元年,再过几十年当满清鞑子过来后,朝廷就会发现当初用科举考试培养出来的特权阶级,如今已经是尾大不掉。

  明明天下上上下下的特权阶级个个都富得流油,可是朝廷居然连半点税收都收不上来。

  因为到了后面这些特权阶级就不是为了天下着想,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家族着想。

  这些人深受儒家文化的洗礼,小家国思想很严,重挣来的钱完全就是维护宗族关系。

  在这种思想的洗礼之下,这些人早就将朝廷和天下给放到了一边。

  到后来满清异族之所以能够进关,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,完全就是因为和这些有钱借既得利益交换。

  这就是悲哀所在。

  而现在陈寒过来就是因为知道眼前这些读书人,都不是什么好东西,为天下着想的人少,反而是为了自己的那点小算盘着想的人多,所以才会对读书人那样的严厉。

  他是绝对不会让读书人有一点点好处可以独占的。

  因为绝大部分的读书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。

  他们得到了利益之后完全不会把百姓放在眼里。

  就像眼前的左都御史和顺天府尹。

  左都御史明明所谓的在民间的名誉很好,那不过都是恭维的话而已。

  其实这老东西在地方上就实行范仲淹的义田制度。

  所谓的义田制度,其实就是最早的家族信托制度。

  范仲淹每到一个地方当官,都会在地方上置产业。

  他还规定这些产业不归任何一個家族个人,而是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